
3月28日下午,财政税务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博纳楼五层第六会议室举办。十余名资产评估硕士专业校外导师参加了研讨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张军、专业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赵慧军、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姚东旭、党总支书记李红霞、学位委员会主席赵仑、副院长蔡秀云、副院长王竞达以及资产评估系副主任张晓慧、陈蕾等教师出席了研讨会。财政税务学院2011级和2012级资产评估方向研究生等观摩了会议。会议由姚东旭主持。

张军在致辞中表示,专业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的更适合当今社会职业需求的人才,专业硕士教育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难点,例如如何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区别,如何高质量地完成专业硕士规定的实习以及双导师制等规定动作,如何明确专业特色,如何改革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等。我校资产评估硕士专业起步较早,且已建立起层次非常高的校外导师队伍,希望通过校外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教学指导工作、以及社会机构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探讨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如何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等问题,希望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可以成为我校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典范。
研讨会上,王竞达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我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开设的历史背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特色、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各位资产评估硕士校外导师结合我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校外导师们认为我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工作基础扎实,专业具有明显的先入优势和区域优势,已具备成为国内一流的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院校的基础,应把握机会,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做好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工作,建立配套的教材体系等,争取早日成为国内一流的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单位。针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问题,校内外导师们进行了深入研讨,校外导师们提出了可以探索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注重专业理论教育,注重金融资产评估和并购价值评估等特色课程教学;培养方案中应增加管理学及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课程教学应注重实践问题;应改进专业硕士论文模式,延长专业硕士实习期限等建议。校外导师们还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打好理论基础,注重对英语、经济法、财会、税法等方面的学习,学习应有针对性,要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利用校外实习的机会,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建议学校积极设立案例中心,帮助同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赵慧军在发言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的热烈讨论带给大家许多启发,为我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很多新的思路,为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改进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学校专业硕士教育中心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专业硕士培养工作。
参加研讨会的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杨松堂、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评估部主任毛群、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评估师刘登清、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明、北京中天衡平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诚军、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季珉、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陈祥义、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部总监刘云波、道衡(Duff&Phelps)财务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黎大汉、仲量联行企业评估及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朱宝全、第一太平戴维斯房地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洪波等。